孩子小的时候一般行动力比较薄弱,做事拖拉,从早上起床开始,就一直需要父母跟在后面催着。父母催着他们快点起床,快点穿衣服,快点去吃饭,走路快一点……
小红的女儿今年8岁,小女孩平时做事情磨磨蹭蹭的,可把家长急坏了,家长早上要上班,又有很多家务要做,会显得比较急躁,尤其又看到孩子这么慢吞吞,暴躁的脾气就顿时爆发,忍不住更加的催促他们快点。
总是被催着去干着干那的孩子,长大之后会演变成一些行为的缺点,所以家长就算再着急,不要过多的催促孩子。
缺点一、不善于思考
孩子需要从小去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思考习惯应该从平时的小事去累计和锻炼。但是孩子经常被大人催促着去干这个干那个,本来可以自己思考该干什么,不该做什么的,被父母这样强行打断,催着去按照父母要求的顺序做事,孩子会忘了自己思考的逻辑,慢慢习惯了家长的催促,总是在等着父母安排去做什么,孩子本有的思考机会被无情地剥夺,他们也就不会再主动去思考了,没有了思考的习惯,长大更不善于思考,脑子只会越来越不灵活。
缺点二、缺乏耐心
虽然家长看到孩子做事情比较慢会着急,总想着催着他们快点完成现有的步骤,但是孩子本事做事有一定的规律,他们有自己的逻辑,也有自己时间上的安排,父母一再的催促,会使孩子想要赶紧完成手头的工作,他们就会投机取巧,省略原有的步骤,只是为了快速完成,而把事情变得匆忙慌乱。这样随便地完成某一件事,长大了会更没有耐心去对待别的事,只能应付了事,草草结束。一个没有耐心的人,在社会上也是难成大气候的。
缺点三、和父母对抗
家长不喜欢被别人催促,孩子同样也是。不论做什么,父母总在身后用烦躁的语气去催促他们,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排斥和拒绝的。孩子们不喜欢这样的相处状态,认为父母像监视一样,监控着他们的生活,一切都活在父母的掌控中,他们内心会感到惶恐,更加剧了抵触的心理,不想被催促,就只能更加的反抗家长的行为,逐渐升级成为家庭战争,一切和父母对着干,只为了摆脱父母的束缚,为了获得相应的自由和舒适。
缺点四、脾气暴躁
家长催促孩子时一般带有情绪,会对孩子吼叫,也会心情急躁,孩子受到这种影响,心理更加急躁,想尽快完成手中的任务,又一时完不成,这种矛盾就使得孩子烦躁不堪,这种暴躁情绪难以控制,再面对急迫的事情时会有强烈的情绪波动,这种脾气带到长大,就会让孩子变成脾气暴躁的人。
孩子们的世界跟我们不同,也会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做事情模式,我们不妨看开一点,按照他们的习惯去适应他们的节奏,不要过分的催促,也不要强制孩子按照我们的习惯和速度去解决问题。珍惜孩子这个阶段的慢节奏,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结果,不催促孩子,给他们更大的空间去施展自己。
来源:最初的心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