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成长到三岁时,身体自主能力增强,有明显意愿的表达和期望,学习能力的成长也异常迅速,可是否所有的改变,都需要在这个年龄来进行呢?
总有一些“专家”指出,孩子应该在三岁时,和家长分床睡。才能更好的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辅助孩子成长,甚至还会借助“哭泣免疫”的方式,让孩子尽快适应这样的成长。
望着孩子泪眼婆娑的小脸,家长狠心分床,真的适合孩子吗?家长们都很纠结。或许你的努力,正把孩子推向另一个极端。
分床睡反而让儿子变得更没安全感
小文是一个安静乖巧的男孩。原本外向乐观的他却在几天前,也就是小文4岁生日时,被妈妈改变。
生日当天,妈妈提出,从今天开始培养小文单独睡觉的习惯,错愕的小文满脸惊讶。
但妈妈只告诉他说:“小文现在已经4岁了,长大了,需要独立睡觉,不能再和妈妈一起睡。”这让小文很疑惑,并表现出不配合的行为。
晚上,小文几次找各种借口,来到妈妈的房间,最终都被爸爸妈妈一一戳穿,并送回自己的房间,反复折腾到后半夜,终于小文不再敲门。
爸爸妈妈以为,孩子已经睡去,结果第2天一开门,发现孩子睡在卧室门口,自己搬来被褥、枕头,抱着妈妈的衣服,熟睡在爸爸妈妈的房门口一夜,这一幕让宝妈心酸不已。
接连一周,小文妈妈实在不忍心,最终放弃了现在分床睡的想法。
但自此,小文无论去哪儿都只愿意黏着妈妈,生怕妈妈再次离开自己,并再也不愿分床睡了,而且小文的性格也没有了以前的外向,事情好像适得其反,这让小文妈妈始料不及。
其实,如果不做好心理建设,方法不得当,过早和孩子分床睡,对孩子是有很多不良影响的。
过早分床睡对孩子的影响
★性格方面
孩子年龄过小时分床睡,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容易自卑,缺乏自信,患得患失,不利于对孩子性格的培养。
★亲子方面
孩子年龄过小,无法理解家长的用意,会误以为家长不再关心和疼爱自己,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
从而影响亲子间关系,也会让孩子对亲情淡漠,对成年后的情感交流产生障碍和隐患。
★心理方面
过早的分床睡会让孩子十分焦虑,无法理解大人的用意,如果适应状况不佳,直接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睡眠休息。
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发育,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身材矮小等等。
何时分床睡、怎样分床睡,才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孩子到了这个年纪,分床睡更合适
当孩子进入小学阶段时,也就是6岁左右,是孩子学习分床睡的最佳时间。进入这个阶段,孩子的角色发生变化,生活状态与之前大不相同。
周围所接触、学习的事务会有新的变化,孩子会更愿意学习新的本领,适应新的变化,并把这次学习当作自己成长的标志,努力去适应它。
然而孩子学习如何分床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的耐心指导。
家长可辅助孩子分床睡
◆循序渐进
家长要理解孩子骤然间与父母分开,单独睡的内心恐惧,要尽可能安抚孩子,陪伴孩子。
进入熟睡之后再离去,让孩子有一个逐渐分离的过程,可能要反复几次,但家长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慢慢适应。
◆小夜灯辅助
开始时可以尝试为孩子留一盏小夜灯,方便孩子起夜,同时安抚孩子,家长就在身边,随时可以召唤,这样更有助于孩子安心睡眠,不要让孩子在黑夜中加深恐惧的心情。
◆切记恐吓
不可以恐吓、威胁、打压等负面的方式,去逼迫孩子适应分床睡,尽可能让孩子理解分床睡的意义,是一种由父母陪伴下的成长,而非家长的专制性教育。让孩子从内心接受这样的变化。
◆合理鼓励
在孩子完成分床睡时要及时鼓励,让孩子有荣誉感,得到家长的夸奖;当孩子不能马上适应时,也不要责备孩子,鼓励孩子不要气馁,战胜自己,帮助孩子完成蜕变。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生搬硬套的听从一些所谓“专家”的方法,还要从孩子自身出发,制定适合孩子自己的成长路线,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来源:大米粒妈咪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