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婴幼儿健康 — 正文

秋冻到来时,家长如何让宝宝穿对衣服,以防宝宝感冒

秋凉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北方的孩子已经穿上夹棉、抓绒,南方虽然穿短袖好像问题也不大,但外套也已经随身备着了。最近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咳嗽的宝宝特别多,看诊人数几乎要翻倍,我们的家长群里,不停有人咨询因为反复无常的天气或流行病毒导致宝宝生病该怎么办。白天暑气不减,清晨夜间温度低,稍有不慎,孩子很容易感冒。中医讲究“春捂秋冻”,在这个“秋冻”时节,究竟怎么给孩子“冻”才合理,才能尽量避免惹病上身呢?


秋冻到来时,家长如何让宝宝穿对衣服,以防宝宝感冒

秋冻=少穿衣?


先弄懂“秋冻”的真正含义


不知道有多少家长见过这样的照片和新闻:“日本小学生即使在寒冬时节也穿着短袖短裤,既能磨练意志力,还能增强抵抗力。”其实,这类图文很大程度上是误传。


不顾孩子身体实际状况,过度接触秋冬季阴寒湿冷的外界环境,并不能让孩子少感冒、少生病。恰恰相反,外界的病菌外邪更易入侵人体致病。


这种所谓的“锻炼”方法,和中医所说的“秋冻”也不是一回事。中医认为,秋初阳消阴长,过早过快地增加衣物,会影响到阳气的收敛,身体由于没有适应气温变化,抗寒能力也会下降。而适当的“冻”,不仅有利于阳气收潜,为冬季贮存元气,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因穿过厚衣物出汗引发的疾病,增强体质。


真正的秋冻,指的是入秋之后,不要因为气温稍有下降就急于加很厚重的衣服,而应顺应天时,缓慢而逐步地添衣减衣,让身体一步步适应天气变化。


我们常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孩子都是稚阴稚阳之体,抵抗寒暑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这个“三分寒”,究竟怎么把握?


秋冻到来时,家长如何让宝宝穿对衣服,以防宝宝感冒


穿对衣服


孩子体感说了算


秋冻不等于主动刻意地“受冻”,而是根据天时变换,适当增减衣物。


1、首先看天气


选择秋冻,首先看天气温度。当气温在20℃以上,适当“冻”一下,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孩子更神清气爽。


如果气温在15℃以下时,暑热已经基本消散干净,就要注意保暖,不要再坚持穿少。


2、其次看体感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交流询问来得知冷热,家长要相信孩子。有一种情况,孩子因为憋闷、不适或者觉得不时尚而拒穿秋衣秋裤、厚袜子,宁愿冻着。所以怎么问都说不冷,家长要学会辨别。


孩子的贴身衣物,最好买柔软透气的纯棉材质;穿秋衣秋裤时也要避免衣袖、裤袖内卷、外衣裤太小太紧、袜口太勒等导致孩子不舒服。


家长还可以学会一些小技巧,查看孩子到底冷不冷:


1岁以上:摸颈后和背部


如果后脖子和背部有薄汗,往往就是偏热了。可以适当减少衣物。孩子有汗的时候,切记不要到户外吹风受寒。相反,如果后脖子、背部、小肚子凉凉的,最好多添一件衣服。


1岁以内:摸鼻子和手脚


如果小宝宝的鼻子、手脚冰冰凉,很可能已经觉得冷了,需要适当加衣服。


3、再次学穿衣


无论四季何时,孩子穿衣的总原则是:3岁以上孩子,可以和家长穿得一样多;3岁以下孩子,可以比家长多穿一件。


还要根据不同时间的天气灵活穿脱:秋冬季节随时预备一件方便穿脱、轻薄的外套和干净的毛巾、帽子,及时擦汗,避免头面部吹风。注意适时保暖,并提防突如其来的降温寒流。


中医认为“阳上阴下”。下半身较上半身血液循环差,所以给宝宝穿衣要注意上薄下厚、薄衣多层。


中午比较热的时候,如果宝宝没有明显着凉的表现,可以适当少穿一件上衣,有助于暑气消散。着重把腿部保暖做好,可以有效护阳。


秋冻到来时,家长如何让宝宝穿对衣服,以防宝宝感冒


孩子秋冻感冒了咋办?


保暖及时跟上


很多家长不敢给孩子“秋冻”,除了对秋冻有误解,主要是怕孩子冻感冒。事实上,穿得过厚出汗,没及时处理,导致汗出当风,才是孩子秋季感冒的主要原因。


如果孩子因为秋冻而不慎着凉,或孩子体质偏弱,一变天就容易着凉感冒,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日常饮食+驱寒食疗


家长可以在平时孩子的饮食方面多注意,秋季少食寒凉,减辛增酸。孩子外出如果不慎吹到风,回来后可以冲泡姜苏茶饮用,疏风散寒,理气和胃,预防与治疗感冒都有很好的效果。


姜苏茶


材料:生姜3g,紫苏叶8g。


做法:生姜切丝,紫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疏风散寒、理气和胃。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


适用年龄:3岁以上对证、少量多次分服。蚕豆病可服。


2、每周泡脚


“寒从足生”,双腿离心脏最远,血液供给相对较少,尤其在夜晚,孩子感受寒意,往往从双脚开始。


临睡前,家长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驱寒保暖,同时让身体得到放松,也能呵护情志。但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以5~10分钟为佳;水温不可过高,一般在40℃左右即可;还要控制次数,一般以一周两次为宜。


总之,秋冻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和适度。尤其是平时体质较弱,容易感冒、腹泻的孩子,入秋时节就要更加注意,切勿因一味追求“秋冻”而影响了健康。


来源:人民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陈大伯因关节炎疼痛一个多月,秋冬预防关节炎的注意事项

原来,今年67岁的陈大伯在一个月前出现右侧膝关节疼痛的症状,反复发作不见好转,就连正常走路都无法做到。在这段时间内,陈先生的疼痛持续加重,膝关节没有办法正常弯曲伸展,上下楼都成了大问题。无奈之下,陈大伯就趁着国庆长假期间来到市中医医院就诊,希望能够摆...

10月30日 17:35

帕金森和阿尔茨海默症成了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元凶

据了解帕金森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老年痴呆症成为了威胁老年身心健康的三大杀手。尤其近些年来帕金森病患的数量更是呈现大幅上涨的趋势,其中55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1%的患者。而帕金森的病因非常的复杂,以现如今的医疗水平还没有找到特效药,因而帕金森疾病是一种不可...

10月30日 17:24

国家药品受“内幕”影响,山东省药品价格联动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现场报价及中选结果,早已告一段落。近期是消化期、准备期,各省将纷纷启动第三批国家药品集采的执行环节。在这个时候,任何关于第四批药品集采的“内幕”都不讨喜。但是,假如从积极、正能量的方面去思考呢?思路不同,行业也许有不同准备。...

10月30日 17:06

天气变冷,新冠将进一步恶化,俄罗斯疫苗供应不足

随着北半球冬季来临、气温不断下降,研究人员提示,新冠病毒的传播可能进一步恶化,这与病毒本身特性、人群社交特点等多个因素有关。...

10月30日 16:52

多发性骨髓瘤引起人类关注,国产4+1格局形成

2020年8月26日,医学界血液频道公布了2020最新版《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新的组合治疗方案,以及大分子抗体类药物上市,推动国内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客观上已与西方国家全面接轨。...

10月30日 16:40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