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肠炎属于中医“泄泻”、“呕吐”范围,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的发生,多为饮食不节,外感风寒署湿之邪所致。那么中医是如何治疗婴儿肠炎的?
风寒泄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或肠鸣腹痛,或发热、流清涕。可选用解表化湿、理气和胃的藿香正气口服液进行治疗。
藿香正气水辛辣气味较浓,而且含有酒精成分,因此酒精过敏、肠胃功能不良的儿童不宜选用。此外,可选用大青盐,加热后热敷腹部,也可选用复方丁香开胃贴、丁桂儿脐贴,贴于肚脐。
湿热泄泻:症见大便水样或蛋花样,量多次频,泻下急迫,气味臭秽,可见少许黏液,或发热烦躁,口渴,小便短黄。可选用小儿泻速停颗粒、小儿肠胃康颗粒、葛根芩连微丸等进行治疗。
伤食泄泻:症见大便稀溏并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腹胀,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或有呕吐,食欲较差,夜卧不安。
可选用保和丸、小儿扶脾颗粒、健儿消食口服液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选用复方丁香开胃贴,贴于肚脐。
脾胃虚弱的患儿饮食不宜油腻,可选用大米100克,茶叶15克,生姜5片,食盐5克,混匀后放入锅内,用小火炒至米色微黄,然后加适量的冷水,再用小火煮至500毫升,温度适中后取汁频服。
服用次数根据腹泻次数和脱水程度而定,每日可服一到两剂。方中茶叶具有收敛作用,生姜能和胃止呕,大米炒黄后不但可提供营养,还可保护胃黏膜;食盐补充电解质,可调节电解质平衡。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治疗婴儿肠炎所采用的药物,虽然上面针对不同症状的肠炎提供了相应的治疗药物,但不提倡自行购药使用。因为婴儿太小,最好还是去医院比较保险。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